气温偏高以及雨水的频繁降临,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了高发时期。这两种疾病主要借助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进行传播,其传播速度之快、流行范围之广,对师生的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。开学在即,为扎实做好校园防控工作,切实保障各集团校全体师生及家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,重庆八中在体卫部门负责人朱艳书记和梁柱主任的引领下,联合总务处和学生处针对“两病”迅速开展了全面且细致的工作部署,要求各集团校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
科普宣传方面,各集团校积极行动。充分利用班级群、工作群等渠道,广泛推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和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健康科普知识,以此增强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能力和主动就诊意识。此外,学校还积极密切家校联系,倡导家长和学生在家中积极开展驱蚊、灭蚊和防蚊工作。在防叮咬措施上,引导师生在清晨和傍晚外出时,尽量穿着浅色长袖长裤,并在外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。倡导学生使用蚊帐、驱避剂等防蚊用品,必要时,在学习和工作场所使用电热蚊香液等方式驱蚊。
环境整治与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,各校区有条不紊地推进。学校全面清理校园内各类积水容器,特别关注灌木、草丛、夹道等阴暗处的容器积水,及时清理并疏通低洼积水路段、水沟、下水道等易积水区域。对于难以清除的孳生地,或室内水培植物水体、室外景观水体等,采用缓释灭幼剂投放或喷洒等科学方法处理。景观水池等大型水体则通过定期施药或养鱼等手段防止蚊幼孳生。开学前,各校区还对校园内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方位清理,并且将卫生运动常态化,每日对教室、宿舍、食堂、图书馆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扫,确保校园垃圾日产日清,始终保持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洁,同时严格按照属地疾控部门的要求,科学选择药械,规范科学开展灭蚊作业。
重视师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,做好应急处置预案。对于有发热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可疑症状的师生,及时引导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、规范治疗,并提醒主动告知医务人员2周内的旅居史,诊治情况同步报告学校。此外,制定并完善了重点蚊媒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,明确病例报告流程,对发热学生进行隔离和筛查。一旦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,并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,确保信息报送及时、准确、规范,杜绝迟报、漏报、瞒报现象。同时,各校区医务室配备了体温计、外科口罩等医疗物资,后勤部门配备了驱避剂、拟除虫菊酯类、消杀器械等防蚊灭蚊药械,为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。学校还特别提醒学生,返校后需进行为期12天的自我健康监测,若出现突发高热伴随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剧痛,或出现皮疹、出血倾向等症状,务必立即前往定点发热门诊就医,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情况。
重庆八中呼吁全体师生牢固树立自身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,一旦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不适症状,务必高度重视,及时向学校医务室报备,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,认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工作。学校也将持续加强校园灭蚊处理工作,与全体师生和家长携手共进,共同维护校园良好的公共卫生安全环境,为师生的健康与学习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