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边的“中国红”——重庆八中渝北校区第七周朝会思政
2025年10月16日 发布人:渝北校区学生处 撰稿人:张晔 摄影:渝北校区现教中

10月13日,为引导师生感悟“中国红”的时代内涵与身边温度,我校以“我身边的‘中国红’”为主题召开朝会。此次朝会由高2027级3班的宋思睿、汪鑫博两名同学主持。


主持人:宋思睿


主持人:汪鑫博


朝会现场,高2027级3班的马伊诺同学发言将视角聚焦于校园日常的细微之处。马伊诺讲到“中国红,我们总想起国旗飘扬、英雄事迹,但在教室门口、操场角落,藏着更贴近我们的‘红色’”。她分享道,同学离开教室时随手按下的关灯按钮,弯腰拾起的一片纸屑,运动场上为队友拼尽全力的助威呐喊,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是节约、是责任、是团结,更是“八中红”最鲜活的底色,请让我们用小行动守护的每一份美好,都是在为‘中国红’添砖加瓦。


演讲学生:马伊诺


随后,赵青老师以“映中国红,铸吾辈之红”为核心展开分享,从历史纵深到当代实践,为师生解读“中国红”的精神内核。她首先回溯远古时代,红色因象征火焰与生命,成为先民对抗自然、守护族群的精神符号;再到近代以来,红色化作旗帜,承载着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庄重使命。“中国红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它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生命火焰。”随后,赵老师将目光投向在场的学生,指出当代青年身上的“中国红”,正以三种姿态蓬勃生长:一是面对未知时“不怯场”的自信朝气,二是遭遇困难时“不退缩”的自立勇气,三是追求理想时“不服输”的自强底气,“这份红色,是你们眼里的光,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。”


此次朝会以小见大、以情动人,让“中国红”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及的身边实践,不仅加深了师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,更激发了大家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——未来将继续以自信、自立、自强之姿,在校园里、在生活中,续写“中国红”的青春篇章。


演讲老师:赵青


上一篇:赞!我校两名物理教师获全国大奖
快 捷 访 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