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9日-16日,以“创新·探索·未来”为主题的重庆八中学科节活动举行,此次活动融合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、信息技术等六大学科,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性、探究性、趣味性活动,引导学生主动探索、勇于创新、合作共赢,推动知识的内化与融合贯通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苍穹逐梦,一箭倾心
学生自制水火箭
水火箭发射瞬间
在物理学科展区上空划出一道道湛蓝轨迹——由学生自主研发的新式水火箭成功完成30米级发射。这个融合物理流体力学、数学弹道计算与化学环保材料的项目,成为学科节最受瞩目的跨学科实践案例。
程心驭梦,睿翼巡天
无人机模拟飞行
飞控程序编写
在信息技术学科展区,同学们通过真实摇杆和油门装置,在电脑立体城市地图中模拟完成起飞、降落等任务。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飞行数据,包括高度、速度、G值等关键指标,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,让抽象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变得可感可知。
寰宇探秘,地理寻知
矿物鉴别
自制太阳系模型
在地理学科展区,同学们仅凭放大镜、小刀和盐酸,在12分钟内完成了10种常见矿物的鉴别。最受欢迎的慧眼识矿环节中,参赛者通过观察花岗岩中石英的玻璃光泽、方解石的菱面解理等特征,成功识别出采集的本地岩石样本。这种返璞归真的鉴定方式,让数字时代的学生重新发现地质学的原始魅力。
数智闯关,模创未来
汉诺塔搭建
学生自制数学模型
在数学学科展区,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融合数学原理与策略思维的汉诺塔搭建挑战赛,要求参赛者在 10 分钟内完成 5 层汉诺塔搭建,既要保证移动步骤符合数学规律,又要追求速度与稳定性的完美平衡,这是一场工程思维与数学美学的碰撞。
巧手匠心,镜显真知
制作植物装片
观察植物装片
在生物学科展区,同学们通过芹菜叶柄、土豆条、花生子叶等进行徒手切片并制作成临时装片,用碘液染色、显微镜调焦等步骤,在载玻片上捕捉植物细胞的完美瞬间。参赛者需在90分钟内完成从撕取内膜到观察的完整流程,最佳作品将获得细胞结构清晰度与操作规范度的双重评分。
化破苍穹,学以致用
创新实验展示
创新实验展示
在化学学科展区,同学们利用矿泉水瓶、吸管、橡皮筋等日常物品,设计出各种兼具科学性,安全性与创意性的化学实验装置,全方位锻炼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,完成从知识的接受者,到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应用者的转变。
知识融合能力是未来创新的核心能力,重庆八中秉承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,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,并将创新人才培养与日常教学实践相融合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。我校先后被评为首批“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”、“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”、“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”,并被中国科协授予“科技创新教育特别贡献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