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新闻
成功之路,我们携手相送——渝北校区高2026级家长会圆满举行
2025年05月23日 发布人:高2026级党支部 撰稿人:周丽

夏木初繁,万物竞发。5月17日下午,重庆八中渝北校区高2026级家长会如期举行。此次家长会通过通过年级统筹、班级协同与个体对话的三重路径,凝聚共识,共绘成长蓝图。

聚焦整体规划:年级集体家长会指明方向

在年级集体家长会上,2026级年级主任曾应洪老师以“成功之路,我们携手相送”为主题,从学情分析、复习策略到家庭教育建议,为家长们呈现了一场高屋建瓴高三备考的顶层设计与教育理念。

曾老师首先回顾了高二下学期年级重点工作,并结合两年来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,对本次半期考试进行深度剖析。他提出:“过程性考试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非单纯比较分数。”他呼吁家长淡化分数焦虑,关注学习过程的积累与改进,以平和心态陪伴学生迎接高三挑战。

针对2026年高考倒计时385天的关键节点,曾老师详细解读了年级三轮复习规划,并特别强调一轮复习的重要性。一轮复习(2025年6月-2026年1月)是全面夯实基础的“黄金窗口期”,需以“四基”(基础知识、基本题型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)为核心,从头梳理知识体系,填补漏洞。曾老师将一轮复习比作“扫雷行动”:“这是最后一次系统性查漏补缺的机会,学生需耐住寂寞、沉心静气,避免盲目刷题。复习不是简单重复,而是对知识的再次感悟与提升。”他提出三点核心策略:其一,用心做笔记,从“听懂”到“活用”,通过反复总结实现知识迁移;其二,融会贯通多感悟,主动探索题目与解答间的逻辑联系,拒绝机械刷题;其三,强化学科均衡发展,“可以没有绝对优势学科,但绝不能有短板学科”,对薄弱环节需迎难而上,在效率上求突破。同时,他提醒家长关注一轮复习中可能出现的“缺乏紧迫感”或“过度紧张”等问题,建议通过协助制定周计划、关注思维痕迹(如笔记质量)等方式提供支持,避免陷入“只重数量、忽视质量”的误区。此外,他对走读生统一就餐、艺体特长生文化课强化等细节作出明确提示,强调“文化课是最终敲门砖”,年级将量身定制复习方案,但需家校协同落实执行。

谈及家庭教育,曾主任结合多年教育经验,与家长共勉五个核心观点:一、“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”:教育不止于校园,家庭才是终身课堂;二、“校园之外没有温室”:别将孩子视为“摸不得、碰不得的稀有动物”,放手让他们直面风雨;三、“两大教育原则”:践行“鱼缸法则”(打破过度保护)和“罗森塔尔效应”(用正向期待激发潜能);四、“教育不是攀比的战场”:拒绝以“为你好”之名陷入盲目竞争;五、“不为难老师,不打扰教育”:信任与支持学校,是对孩子最坚实的托举。

最后,曾老师激励全场:“高三是集体战斗与个人成就并行的征程!唯有高水平的集体,才能成就高水平的个人。身处其中,每一位老师、家长和同学都要竭尽全力,让班级因我们的努力而更加优秀!”曾老师一番慷慨陈词,如金石掷地,瞬间点燃全场热情:“愿我们家校同心,高三同行!成功之路,让我们携手相送!”

分班家长会:精准把脉,靶向施策

集体家长会后,各班班主任结合班级学情,从学业表现、课堂状态到高三备考节奏,与家长展开针对性交流。通过数据图表、典型案例分析,直观呈现班级优势与提升空间,并围绕“时间管理”“心理调适”“家校协作”等话题提供实操建议,推动目标一致、行动同步。

“一对一”沟通:因材施教,个性护航

在最后的个性化沟通环节,家长与科任教师围绕学生个体情况展开深度对话。教师结合日常观察、作业反馈及考试表现,从薄弱学科强化、学习方法优化到作息调整建议,为每位学生“量身开方”。家长纷纷表示:“直面问题不回避,精准指导更安心。”

以爱为楫,共赴山海

教育是家校合力的艺术,更是静待花开的修行。此次家长会,既为高三征程锚定理性航向,也让教育回归“成长”的本质。正如年级主任曾应洪老师所言:“高三需要像水一样细腻耕耘,像鹰一样勇敢突破。家校携手,方能托举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。”让我们以理性为舟,以信任为帆,助力学子乘风破浪,直济沧海!


上一篇:异构课堂绽精彩,教研聚力践方向